<{股票配资开户}>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策略思考: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股票配资开户}>
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策略思考
甘肃新洲矿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地矿类高校要培养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生产实习是在校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基本能力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从事地矿类环境问题治理等打下基础。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案例,探索通过实习效率构建、凸显地矿类特色实习企业选取构建和生产实习综合考核制度构建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解决地矿背景下的环境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环境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Keys: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策略思考
引言
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了物化生地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大多数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基本是立足于本校的某些优势学科,同时这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方向。因此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既要体现环境科学专业自身特点,又要考虑到高校自身原有的专业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本文依据以地矿类为特色的西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模式构建,探讨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生产实习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环境工程人才。
1环境工程专业概述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1世纪重点发展学科之一,其是一门融合了理化生、管理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策略思考: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学习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能够在环保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行业规划、设计、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一些研究型大学还承担培养一批环境学科应用基础性及应用性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全国多数综合大学均开设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
2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专业现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等专业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开设的实验亦较为完备。但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由于实验课时量相对较少,且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开放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势,作为理工科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平时的实验锻炼机会少,实验操作能力差。同时一些交叉学科课程实验配套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有限,开展导致这部分课程学生只懂理论,而此类实验正是体现特色、增加学生就业砝码的重要实践,因此总的来说实践教学资源和硬件条件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地矿类环境工程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
2.2实习单位定位指向性问题
实习单位选取仍旧以传统污水和热电处理厂为主要基地,并没有发挥地矿类院校特色,而地矿类相关企业是环境保护重点关注的企业和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造成学生地矿基础知识欠缺,工作后需要长时间努力自学才能胜任相关工作。实习单位选择指向性不够一方面使得企业缺乏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实习积极性亦不高。
2.3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本校环境专业课程结构包括四大板块:通识课程包括公共政治课、公共基础课、人文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绘图数据处理文献检索类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各环境要素污染控制技术及评价与管理课程、矿区环境整治类选修等课程;集中实践包括教学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课程设计等。但在课程运行过程中发现,该课程体系理论课学习多而实践环节少,两者相互独立而结合不紧密,学生难以理解消化。课程设置与绝大多数院校几乎雷同,并未与学校原有优势学科结合,体现不出地矿类高校环境工程特色。同时课程教材建设在体现地矿类交叉学科和新环境工程进展方面不足。
3地矿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建构
3.1加强实习效率的构建
首先实习之前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预习可大大弥补了生产实习时间短的不足。实习前播放实习单位现场录像、动画、图片、讲课等方式,进行模拟现场教学,激发学生在实习准备阶段带着兴趣和问题去主动的接触到实习内容和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让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后具有相应知识储备去实习,这样既可以将学生变被动的生产实习过程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提高实习效率以弥补了生产实习时间短的不足。第二加强生产实习中预习环节的指导。列出实习需要用到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录,督促学生在预习环节结合实习企业对将要学习到的各种工艺和技术整理成为若干思考题,使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去一线。第三生产实习以夯实基础和突出亮点为原则,生产实习的内容重点除了水、气、固体废物处理控制工程外,还应涵盖具有地矿特色的生态恢复工程内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熟悉和掌握矿山环境开发过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
3.2创新型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具有地矿特色的环境工程类人才培养关键,也是工程专业认证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地矿类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环境工程专业与地质、资源、能源等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课程教学环节环境地质方面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正确构建地球环境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验教学环节依托特色课程的设置设计型实验,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环节增强涵盖具有地矿特色的生态恢复工程实习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多方面知识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结合教师环境地质的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将生产实际或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还可为学生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另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环境工程专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绘图、处理数据等能力,培养地矿特色下的环境工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3.3加强实践教学
为实现地矿类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运用所学地矿类和环境类知识分析矿山开发、治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必须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首先加强与企业合作构建内容完备、形式多样、目的明确的实习单位,应在夯实基础条件下突出亮点,除了水、气、固体废物处理控制工程外,还应涵盖具有地矿特色的生态恢复工程内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熟悉和掌握矿山环境开发过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同时可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播放实习单位现场录像、动画、图片、讲课等方式,加强生产实习中预习环节的指导,提高实习效率以弥补了生产实习时间短的不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可依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在内容完备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了课堂授课比例,增加野外现场教学实习,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地质环境交叉内容。不仅让学生扩宽了知识面掌握地矿类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也学习了各种地矿类企业产生污染物的机理及其污染控制方法,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相关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地矿类环境工程专业在有限的生产实习时间内,学生不仅要提高学生环境工程水、气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通用基础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也要拓宽专业知识面,了解地矿类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在实习效率、凸显地矿类特色和综合考核制度构方面不断创新,针对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上的改革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提高地矿类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雷鸣,廖柏寒,杨仁斌.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及其教学改革.高等农业教育,2022(07):63-66.
黄江丽.论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24(05):12-14.
操礼林,胡白香.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山西建筑,2022,37(36):224-226.
吴烨.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研究.中国环境管理,2022(06):49-51.
-全文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开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