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配资开户}>回顾:沪指两周暴跌超21%,近两千只股跌停,期指全线下挫{股票配资开户}>
回顾:继上上周(6月15日-6月19日)沪指周跌13.32%后,在上周(6月23日-6月26日)仅有的4个交易日里,沪指再度上演暴跌,前两个交易日,沪指均出现了V型逆转式的大幅震荡行情,随后两日多方抵抗之力似乎耗尽,尤其是周五(26日),沪指跌7.4%,这是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深证成指跌8.24%,创业板跌8.91%(指数几乎跌停)。扣除400多只停牌的上市公司,两市有超过2000只股票跌停。各个期货品种均全线跌停。
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报4192.87点,在过去的9个交易日里已经跌去超过1000点,跌幅高达21%。深成指报14398.8点,创业板报2920.70点。连续两周的跌出翔来让多数投资者迷失了方向,“牛去熊来”的声音在朋友圈扩散。机构投资者则认为,市场已经发生系统性风险、至少出现了明显的系统性风险趋势。
对此,证监会在周五盘后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指出,这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自然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有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等因素叠加的原因。但是经济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让我们展开来看证监会所述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等因素。首先,流动性方面,(1)新股发行节奏加快,市场预期落空。近期,市场毫无喘息的直面新股发行潮,其中包括中国核电、国泰君安此类超级大盘股,抽血效应加剧。而市场此前预计临近6月底,IPO排队企业财务资料有效期将到期,需补交相关材料,短期内IPO审核节奏有望放缓,但证监会24日晚间再度核准了28家企业首发申请,市场预期落空。机构预计,此轮打新将冻结资金4.1万亿元。
(2)季节性因素。自进入6月份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悄然转紧,货币市场利率波动逐渐加大。事实上,每年的6月份都是一个敏感时期。6月份是半年报考核的重点时期,也是银行半年度监管指标考核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是流动性紧张的时候。
上述情况已经引起了央行的关注。周四(25日),央行在连续19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后重启逆回购350亿,且中标利率降至2.7%。央行指出,近期,受半年末金融监管指标考核以及大盘股发行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需求有所增加。
此外炒股配资论坛,央行通过加量续作MLF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利率也出现创设MLF以来的首次下调。具体来看,周五(26日),MLF到期1300亿元,同日央行续作了1300亿元MLF,并有所加量。此次MLF期限6个月,较此前3个月期间延长一倍;中标利率为3.35%,较一季度下调了0.15个百分点。
再来看投资去杠杆,市场出现无序踩踏趋势。(1)监管层重点清理场外配资。机构调研显示,场外配资中民间配资为本次清理对象,预计2000-3000亿,大多已完成清理,银行配资的结构化产品8000亿左右,杠杆比例多在1:2和1:2.5,预警线0.9-0.95,强平线0.85-0.88,10%左右达预警线。
(2)场内融资缩水,两市融资余额连续4日净流出。机构调研显示,场内融资规模过去一周由2.26万亿降至2.15万亿左右,千分之三保证金比例低于130%的平仓线,8%保证金比例处于130%-150%预警线。
![]()
更重要的是,市场连续暴跌后投资者预期悲观,已经由被动去杠杆走向主动去杠杆,形势危急。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市狂跌的两周里,徐翔仍在演绎不败神话,其旗下有第一私募之称的泽熙投资的业绩相当靓丽:泽熙一期基金产品在6月12日至6月26日净值绝对收益率高达31%。
上周财联社重点提示了国企改革、军工、银行、节能减排、京津冀的投资机会。重点跟踪报道了央行双降、场外配资及场内融资动态、陆家嘴论坛、存贷比新政。
展望:面对股市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央行首先坐不住了,眼看重启逆回购和加量续作MLF效果不佳,周末央行终于祭出了市场预期已久的手段,且时点与力度均超出市场预期:定向降准+降息。这也是自08年10月以来,央行首次降息降准双拳出击。
27日(周六),央行决定回顾:沪指两周暴跌超21%,近两千只股跌停,期指全线下挫,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1)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进一步鼓励其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作用。
同时,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对此,央行的解读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的接续关键期,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物价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实际利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据测算,此次双降将释放4700亿流动性。写到这里,请允许笔者感概一下:央妈还是亲妈啊。
机构普遍认为,市场暴跌之后央行此时出手寓意深刻,绝非偶然,更非简单针对实体经济,而是表达了政策对于股灾的及时给力的维稳应对态度,但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形成,央行此举的提振作用有待观察。
国泰君安认为,近期在市场担心货政转向、查配资去杠杆、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影响下,股市暴跌,事态蔓延可能酝酿股灾甚至小型金融危机。此次央行同时降息降准是猛药,超市场预期,证伪货币政策转向,流动性不会趋势性收紧。随着季节因素消除和货币宽松,7月份流动性将改善。此次是牛市调整而非重回熊市,市场将趋于理性。
![]()
海通证券表示,转型中国梦的牛市逻辑未变,市场急跌源于场外融资盘清理引发的去杠杆和挤泡沫。央行双降,显示本次A股调整政策底已经出现,但急跌已经深刻教育了投资者,资金入市趋势望平缓,疯牛难现。此外,惊魂未定的投资者借着政策利好的出货行为会使得市场底部出现震荡波折。如果剧烈波动甚至创新低,后续政策仍可期。毕竟,转型、改革均需要资本市场发挥融资功能。
兴业证券指出,央行出手,市场“多杀多、融资盘杠杆强平”的负面循环有望缓解,至少止赢盘暂时稳一下。立足于短期博弈角度,每次急跌暴跌市场恐慌之后都会出现反弹,这次也不例外,但反弹的参与难度比上半年明显要大。
民生证券则认为,短期来看,降杠杆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形成,降准降息的提振作用有限,稍有不慎仍有可能引发大规模平仓的风险,监管层仍不可大意。下阶段,央行的货币宽松力度可能边际减弱,宽松的思路也会有所改变,在稳定短端的基础上通过定向和货币财政化措施疏通货币传导将是重点。
光大证券也指出,考虑到股市中数万亿规模的融资盘存在,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都有可能引发融资盘强制平仓的连锁反应,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再加上股市中还存在规模庞大的银行资金,股市大跌势必给银行带来大量坏账,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正是出于对这种巨大风险的担忧,央行才会救市。
但此举只是股市急跌背景下的权益之计,绝不代表未来政策的常态。相反,待市场稳住之后,政策对股市的态度将会变得更为审慎。化解股市中融资盘风险将成为政策的首要目标。
在股市危难之际,社保似乎也有意火中送碳。据路透社,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地方社保金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统筹管理的方案已获得中国国务院通过,方案最快将在年底之前落实。此次纳入全国社保统筹管理的地方社保资金规模约在两万亿元人民币。
投资者还需关注的消息如下:
1、6月第二批28只新股获批,根据发行时间安排,其中10只新股将于本周五进行申购。
2、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和官方PMI公布。6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较5月初值上升0.5个百分点至49.6%,较5月终值49.2%回升0.4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荣枯线下运行,显示经济仍然较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开户观点